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父母需时刻做个有心人

“奶奶你不要批评七七了”一个四岁左右的小女孩对奶奶这样说。因为奶奶刚刚对一个四岁左右的小男孩说:“七七,你不要再弄小朵了,不然我们不和你玩了”。我就是七七的妈妈,今天中午两个孩子一起在小区玩,这是回家路上的一个场景,儿子刚刚在拽小朵帽子上的小绳子。

“某某,你不要再弄小朵了,不然我们不和你玩了”,这是小朵奶奶经常对小朋友说的一句话。今天小朵告诉奶奶不要再批评七七的话语(之前孩子小不会表达,现在大一些了有可以表达的能力了),让我有了很多的思考。也正是孩子的这句话,让我对之前一直疑惑的问题,突然有些茅塞顿开的感觉。

为什么这么说呢?

孩子是敏感的,但是我们大人往往没有察觉,我们在生活中不经意间地在伤害着孩子的自尊心。今天小女孩小朵的话语,让我深深觉察到了我之前一直忽略了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和孩子的感受如何。

我之前一直有个疑惑,就是儿子经常对大人的话,听而不闻。对于他平时的不正确行为,我多次纠正,也没有多大效果。并且儿子对待大人讲的话,也总是嬉皮笑脸的。孩子的这些态度,有时让正在气火上的我,很难控制当时的情绪,每每这种情况,都会批评孩子一番。

可想孩子,多次被这么对待的感受。我之前参加过一次父母教育课堂,课堂上,参加者分别互换角色当家长或孩子,“家长”对“孩子”说批评、责备等话语,“孩子”体会感受。当时当我表演“孩子”的时候,一个“大人”对“我”批评地讲话时,那种不被尊重的感觉至今还记忆犹新。虽然当时角色中的自己感受到不舒服,但是总感觉因为我们是大人,和孩子的感受还是会有差别,所以那次的感触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我对孩子的批评行为。

今日,仅仅是一个奶奶说了两次“你不要……不然我们就不和你玩了”这样的话,这种我们认为是很平常的话语,四岁的小女孩当时反应就说,奶奶请不要再批评他了,我深思,如果这种话在孩子眼中都算批评,那么我们平时更严厉的批评,对待孩子将是多大的伤害。

father comforting her crying little son – parenthood concept

回来后,我问了儿子,今天小朵的奶奶说的话,他是否觉得不开心,孩子果然回答“嗯”,并且还夹带着一种略伤心的表情。

那刻,我的心好沉重,因为我之前说了太多次类似小朵奶奶这样的话及更严厉的批评,甚至有几次还怒吼了孩子。

天哪!我之前都在做什么?读了那么多育儿的书籍,研究了那么多教育方法及孩子发展规律,今日一个四岁的孩子,却给我深深上了一节课:父母要时刻做个有心人,注意一言一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都有自动自发生长的能力,父母起好保护和引导孩子的作用,当孩子遇到问题后,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在此过程中,不急盼孩子的趋好改变,因为当我们焦急的时候,我们焦急的情绪会无意识的传给孩子。

今天中午,孩子摆积木,因为几处积木搭得不合心,儿子便嗷嗷直哭,哭声不断,我一直在按捺着情绪,这期间,我的做法是,默默在儿子身旁帮助他找改善积木的方法,直到帮助他完成他想要的完美作品。整个过程,这是对我的一大挑战,因为这次我选择声色不变,耐心的引导他,而不是训斥他不该这样。

完成积木后,我去了卧室,并说我要休息了,儿子稍后也乖乖的躺在了我的身边,之前都是不叫不会过来睡觉的。

人们都说,孩子察言观色的能力是非常强的,他们对待大人的任何表现和态度,心里都很清楚。今天中午我没有因为他哭,给他任何说教,他也同时感到了不一样的妈妈。

今日起,我决定做个不急躁,不因任何行为就扯上未来,担忧孩子发展的妈妈,细心呵护孩子的小心灵,陪伴孩子慢慢长大。人们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一切问题我要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让孩子在爱与尊重的陪伴下自由成长。只有孩子接受了足够的爱与尊重,将来才是一个有爱,有自尊的人。

真正的自尊不是来自于他人的尊重,而是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希望做父母的我时刻用心感知自己的语言对孩子的影响。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造就了将来孩子的形象。培养孩子自尊心,从日常语言行为做起。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