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效倾听?做个会倾听的人

从人际沟通的角度来看,倾听是指解读别人所表达信息的过程。倾听作为人们最常用的沟通形式,应该与“说”一样重视起来。

成为一个良好倾听者的困难在哪里?需要克服和面对哪些挑战才能成为更有效的沟通者?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无效倾听?想成为优秀倾听者的第一步就是去发现自己是否进入了无效倾听的误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一 、无效倾听的 6种类型,包括:

  1. 自恋:将沟通的主题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
  2. 选择: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3. 敷衍:象征性的点头或简单回答。
  4. 埋伏:想从你的话中,搜集他们想要的信息,容易引起对方警惕,导致心理防卫。
  5. 防卫:认为别人说的话是在攻击自己。
  6. 迟钝:无法了解对方文字背后的意思。

二、 无法有效倾听的6个原因,包括: 

  1. 心不在焉:心思放在其他事情上,无法集中注意力。
  2. 走神:人一分钟说 150 个字,但一分钟可以听 600 个字,所以在听的同时,可以想一些跟说话内容无关的事情。
  3. 身体疲劳:倾听需要集中注意力,容易疲劳。
  4. 噪音:各种背景声音,包括交通、音乐、其他人的谈话等等。
  5. 错误的假定:提前对谈话的内容做出假设性判断。比如,我知道他要说什么、他说的都是借口。
  6. 说比听好:觉得自己说,比听更有价值。他说的没有我高明。我的想法比他的更好。 

三、4个解决无效倾听的办法:

  1. 少说多听:人有2只耳朵1个嘴巴,就是为了少说多听。
  2. 集中注意力:比如肚子饿先吃饱、关掉音乐、找个安静的地方。
  3. 不要过早评判:真正了解所有的意思之后,再去评论。
  4. 寻找关键点:人的思考速度比说话速度快,所以可以在听的过程中,对内容进行分析,找出关键点。
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往心灵的道路。”倾听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或性格,而是需要花心思的技巧。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