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的声带发出的声音才动听,健康的声带可以产生各种角色的变化。比如配音员,可以给任何角色配上适合动听的发音。
而受伤的声带,会让人感觉不但说话费力,感觉嗓子有异物,喉咙发紧并时常会带来声带的发炎疼痛等。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发声的原理,在发声时省去了一些步骤,在发声上偷懒了,渐渐的人们就习以为常了,一直以为这就是正常的方法。
人体科学发声的原理,正确的步骤是6步:
- 气息下沉
- 沉到丹田
- 用丹田发力再推动气息回来
- 气息冲击声带
- 和声带产生摩擦
- 然后这个摩擦带来声音

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就只做了2步:吸气到胸口,然后马上声带发声了。
如上,大多数人的发声,就是整整省下了4个步骤!所以很多职场人士,因为工作原因,说话多,但是并没有科学发声,在30岁后会容易患上慢性咽喉炎,就是因为省掉了这4个步骤,日积月累给声带造成很大压力,声带就病变了。

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改善,就是把这缺少的4个步骤补回来:
1、气息下沉
2、沉到丹田
3、丹田发力把气息推回
4、推动气息作为桥梁发出声音
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如上4个步骤是否做到位了呢?
1、气息下沉:气息是否下沉了,就是看你吸气吸的深不深。
用嘴快速吸气:咬住手指、快速吸入气息。
用鼻慢慢吸气:闻花香、慢慢吸入气息。
2、沉到丹田:气息是否沉到丹田了,就看你的腹部有没有往外凸起,两肋有没有向两边扩张。
3、丹田发力把气息推回:是否是用丹田发力、推回气息,可以用打嘟噜嘴来检测,如果不是丹田力,嘟噜嘴是打不起来的。
4、推动气息作为桥梁发出声音:声音是否有气息支撑,就是听声音发出来后够不够圆润、洪亮。
整个声音的练习与改变,需要不断的练习,我们显示找到正确的位置,然后练习找到感觉,再不断练习开始起变化。
我们需要对声音是有价值的观念,建立思维。然后再通过去找位置,不断练习,然后不断带来变化的方法,去日益练习。
有一个动作,可以帮助大家迅速改变“偷懒”的发声方式。就是半蹲背靠在墙壁上,做出用力用背推墙的动作,然后张大嘴发“啊”,然后体会一下气息有了支撑后产生的变化。

改变前用声带发力,声音很细、很薄、发虚、发扁、发白、不好听。改变后,用丹田发力,声音很厚、很实,集中、响亮、好听。
了解发生的原理,保护好声带,用正确有效的方式发音,不但保护了声带的健康,还让声音还更好听。好听的声音,不但提升了个人魅力,而且还有变现的作用。
欢迎关注之后系列更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