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倾听技巧,提升人际关系

懂得倾听,是人际关系学中的一大门学问,倾听不仅可以精准的理解对方的想法,也可以增加别人对你的好感度。

给别人想要的,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特别是领导者、营销人员,要通过倾听了解对方的需求。

竟该如何倾听他人呢?如下分享一些技巧:

倾听的过程包括5个环节,分别是:听到–>选择->理解->回应->记忆。 

有效倾听、无效倾听的差异在于回应的形式。首先,倾听时要保持目光接触和适当的面部表情与身体姿势,表示你对对方的关心与重视。其次是在内容上选择不同的回应方式。

倾听的回应方式 :

1.顺水推舟:

通过沉默或者简短的言论,让对方继续话题,主要是听对方说,即使你不同意对方的态度和想法,也不要去评价。

2.提问:

针对对方的内容,提出适当的问题。

3.解释:

将对方的内容解释或者重复一遍。有两个作用:

a. 表示你在听。

b. 确认理解是否正确,避免出现误解。可以用自己的措辞重复一遍,也可以直接重复。通过解释,有可能发掘出新的内容和观点。

4.分析:

是对内容更加深度的理解与推理。分析时,如果直接了当的话,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心理防卫。 所以分析时要注意两点:

a.措辞委婉:用也许、可能,而不是用一定、肯定。

b.明确动机:是为了提供帮助, 而不是突显自己聪明。

5.忠告:

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注意三点,

a.定位:要确定对方只是要个听众? 还是需要忠告? 所以,可以在谈话中提问:你是希望我提供建议,还是先听你说就行。

b.免责:接受忠告的人,可能会形成错觉,自己不用承担责任。所以要打预防针,仅提供建议,决定权在对方,避免忠告行不通时被怪罪。

c.平等:提供忠告时,态度要平等尊重。

6.评判:

评价别人的行为和想法。要注意四点。

a.要谨慎:做出评价就暗示:你认为自己有权力和资格去评价别人。

b.被动:当对方向你寻求评价时,你再评价,会比较好。主动提供的评价,可能会引起心理防卫。

c.建设性批评:目的是希望对方变得更好。比如,朋友之间相互指出问题,老师评价学生的功课。要注意措辞,避免引起心理防卫。要避免纯粹的批评,比如,我早就告诉过你了。当初你就不应该这么做等等,这样对方会觉得,你没有跟他站在同一阵线。

d.动机:要真诚、而不是去奚落对方。

7.支持:

支持性的回答,会让对方觉得,你跟他是一伙的。

种无效的支持,包括:

a.冷安慰:你那不算什么,要不要听听我有多惨。反正他也一般,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十年后,你也许不会记得她的名字。

b.否认别人拥有感觉的权力:比如,不用担心。这不值得难过。别人不会因为你这么说,就停止忧虑。

c.看轻事情的重要性: 比如,那不过是一个小事情。如果看轻对别人来说很重要的事物,回应就会无效。

d.自我防卫:不要怪我,我已经做了我该做的事情。

种有效的支持,包括:

a.同情:这件事对我也一样困难。是我也会很伤心。

b.同意:你说的很对。

c.协助:如果有什么需要,随时开口。

d.赞美:你做的真好。

e.打气:相信你一定可以做的更好。相信你可以做出最好的决定。

要根据性别、情景和对象,灵活使用各种回应方式。

1.性别:男性往往喜欢分析问题、提出忠告和进行评价。女性可以不带评价地倾听和进行支持性的回应。

2.情景:人们有时候需要忠告,有时候需要鼓励和支持,有时候需要分析和评价。好的沟通能力,要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回应方式。可以先用顺水推舟、提问、解释、支持等回应技巧,搜集足够的信息后,再考虑进行分析、忠告或评价。

3.对象:不同的对象,可能适合不同的回应方式,要因人而异。

如上的倾听技巧,希望能为你的人际沟通提供帮助。

无效倾听,请参考这篇文章。